
與台電簽有契約容量的用電戶,舉凡商業大樓、工業廠區,其能源管理系統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供因改善電容器。有效的電容維運,不但能節省電費,還可早期預警,防止電氣災害發生。但若缺乏妥善管理,電容功能衰退不僅將導致功率因數下降,影響用電效率,還可能引發電氣災害,甚至造成斷電導致營運中斷。
電容廣泛應用在電力系統中進行無功補償,與功率因數改善、電費支出、及電力品質提升息息相關。電容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但其維護保養多數仍採人工巡檢來確保運作,只能片面維護,無法分分秒秒監控盤內情形。直至人員判斷出電容盤附近產生高低頻異常聲響或過熱氣味時,往往電容盤內部組件已出現損傷,甚至損及電路導體。
電容維運三大痛點:即時資訊不足、功因自動調整不穩定、人力巡檢量能有限
即時運轉資訊不足
不少工廠及建築,為確保電容健康,導入APFR(自動功率因數調整器)來控制無效功率的自動補償。然而市面上APFR品質參差不齊,功能有好有壞,許多APFR只有LED燈號指示,不利查閱的使用者操作介面,因此無法得知電容盤的即時運轉資訊,更不用說與上層能源管理系統整合,達到智慧監控效果。
電容自動補償功能不穩
用戶與台電簽訂契約容量後,為避免效率過低遭開罰,需時時確保功率因數0.8的門檻。卻常因電容盤自動補償功能不穩定,以致無法達標,額外支付不必要的電費。
人力巡減量能有限
電容器屬於消耗品,容量必然隨時間下降,然而受限於人工維運與巡檢經驗盲區,維運人員無法即時掌握電容器的衰退趨勢或產生共振風險程度,容易等到電容器發生故障、開始發燙終至燃燒時才發現,最終影響整個變電站及電力系統的安全運作。
保障電容健康,智慧偵測功因電容盤完善電容運作,讓您的用電品質高枕無憂
施耐德電機結合智慧感測監控的「智慧偵測功因電容盤」(簡稱智慧電容配電盤),將傳統的電容配電盤,升級成為智慧裝置,能夠24小時不間斷監控電容器的各項參數,隨時隨地確保用電效率、防範災害於未然,並且具備了以下的優異技術特點:
- 整合多種智慧感測器:
包括TH110熱點測溫感測器、HeatTag極早期電纜測溫感測器,能夠即時掌握盤內各熱點的溫度,還能偵測電纜因發熱產生的化學懸浮微粒,做到極早期的過溫預警。 - 可視化的HMI人機介面:
提供功能齊全的電壓、電流、諧波、溫濕度及警報紀錄等各項數據,在配電室現場便能即時查看及掌握狀況。 - 自動調控電容:
維運人員可自由設定電容量的衰減臨界值,一旦觸發,電容即自動關閉;另可依電容設計段數自動調控,若某段數衰減過大或切換次數過多,也可暫停該段數的投入,以確保安全。 - 智慧聯網與遠端監控的功能:
盤中的各項參數及感測器數據,皆可整合至資料接收器,並透過網路通訊,在遠端管理軟體內完整呈現,使管理人員可依不同需求進行調控,輕鬆達成電容盤的智慧化管理,是智慧偵測功因電容盤的一大特色。

國內某製造業大廠,曾因傳統電容器的配電盤中迴路閘刀開關接觸不良,導致接點過熱,造成連接電纜導體著火,使火勢蔓延至整個低壓電容盤,引起火災,且因盤內異狀不易察覺,初期人員巡檢也未能及早辨識,釀成了損失。在導入施耐德電機的智慧偵測功因電容盤後,因可針對盤內多個熱點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與回報、隨時掌握電容盤的健康狀態及溫度上升趨勢,使業主有效提高維運效率及用電穩定度,也讓管理人員更加安心。
施耐德電機智慧偵測功因電容盤:提升系統韌性,達成極早期預警
從上述案例可見,施耐德電機的智慧偵測功因電容盤將為您的企業帶來以下幾點效益:
- 強健系統韌性:
施耐德電機的智慧電容盤,能夠掌握運轉中的電氣參數,並符合國際電工法規IEC60831-1 & -2電容器過電壓及過電流限制,確保能源管理系統的韌性與合規。 - 提升可靠度:
透過電力品質連續監視功能,可紀錄分析相關數據,因而能夠預防電容器故障,避免影響迴路、並防範因系統共振諧波放大導致電容器過載。 - 資產管理優化:
依據智慧電容盤收集的數據,可先期掌握電容量的衰減老化狀況,將傳統的維護保養提升至預測性維運;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汰換浪費、節約維運成本,並幫助您準確預測庫存備品。 - 極早期防災:
智慧電容盤可充分掌握電盤運轉環境的溫濕度、熱點、電抗器及電纜過熱,極早期發出預警,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 - 節省電費、增加設備壽命:
電容智慧調控功能,可使系統功率因數保持最佳設定目標,獲取電費折扣;改善功率因數更可使線路容量維持健康,增加變壓器、開關等設備的使用壽命。 - 降低人力負擔:
電容盤巡檢不再高度仰賴人力,系統可自動告知異常,節省成本及人力資源。
維護電容器的健康穩定,帶來更好的電力品質、減少電力損失,是電力管理刻不容緩的長期任務。立即諮詢施耐德電機的專業團隊,為您提供最完整的服務。
相關內容
- PowerLogic HeatTag
- HSBC Place的成功轉型:善用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改善建築系統、管理和工作場域體驗
- 不動產管理者主導建築脫碳改造的4個理由及成功的三步驟藍圖
功率因數改善電容器(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apacitor)是一種用於提升電力系統中功率因數的設備。功率因數指的是實際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反映了系統效率的高低。如果功率因數太低,系統會浪費更多的能源,因此,通過使用電容器來改善功率因數是一個常見且有效的方法。
功率因數的定義
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PF)是電氣設備中實際消耗的有功功率與總功率之間的比率,理想狀況下功率因數為 1,表示所有輸入的功率都被有效利用。如果功率因數低,則意味著有部分能量被浪費在無效的無功功率上。功率因數改善的好處
- 降低電力損耗:提高功率因數可以減少線路上的無功功率,從而減少傳輸損耗,提升電力系統的整體效率。
- 節省電費:低功率因數會導致電費增加,因為電力公司通常會對功率因數過低的用戶收取罰金。改善功率因數後,企業能節省營運成本。
- 提升設備壽命:改善功率因數可以降低設備負載,減少電力設備的過熱情況,從而延長其壽命。
- 增加電力容量:當功率因數提高後,現有電力系統可以容納更多的有功功率,而無需額外增加配電設備。
功率因數改善方法
- 電容器補償:電容器是最常見的功率因數改善設備。它們能補償無功功率,從而提高整體功率因數。這種方法適合於固定的低功率因數設備。
- 自動功率因數調節器(APFC):自動調節系統能根據負載的變動,自動調整電容器的啟停,從而保持穩定的功率因數,適合變動負載的應用場合。
- 同步調相機:這是一種大型電機設備,通過調整轉子角度來補償無功功率,適用於大規模工業場合。
功率因數太低的原因
- 感性負載過多:例如電動機、變壓器和電焊機等設備會產生大量無功功率,這是功率因數降低的主要原因。
- 負載波動大:負載變動頻繁時,設備可能無法及時補償,導致功率因數下降。
- 設備老化:隨著時間推移,電力設備的效率可能降低,導致功率因數變低。
功率因數改善電容器的應用場景
- 工業設施:大型工業用電設備如電動機和壓縮機通常會產生大量無功功率,使用電容器可以有效提高功率因數。
- 商業建築:大樓中的照明系統和空調系統也會導致功率因數下降,電容器補償有助於提升電力使用效率。
- 公共設施:變電站和配電系統中的電容器組常用來提升整體網路的功率因數,減少線路損耗。
常見問題
- 改善功率因數的好處是什麼?
改善功率因數的主要好處包括降低電力損耗、節省電費、延長設備壽命以及提高電力系統的容量。這能幫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電力消耗。 - 功率因數改善有哪些方法?
改善功率因數的常見方法包括安裝功率因數改善電容器、自動功率因數調節器(APFC)以及使用同步調相機。這些方法可根據負載需求調整系統功率因數,提升電力使用效率。 - 為什麼功率因數會太低?
功率因數低的原因包括感性負載過多(如電動機和變壓器)、負載波動大以及設備老化等因素。這些問題會導致系統中無功功率增加,降低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