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就緒液體冷卻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機提供端到端(end-to-end)液體冷卻解決方案,為人工智慧( AI )發展和高密度運算的未來注入強勁動力。
資料中心液體冷卻
資料中心液冷技術:為何採納?如何導入?
資料中心業者導入液體冷卻(liquid cooling)技術的關鍵考量為何?除了高功率密度,還有哪些效益,又該如何實際執行? 下載白皮書,瞭解更多資訊。
贏得密度競賽:液冷,資料中心唯一出路
隨著 CPU (中央處理器) 和 GPU (圖形處理器) 的熱設計功耗 (TDP) 持續攀升,資料中心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散熱挑戰。傳統的氣冷系統 (Air cooling systems),即使能勉強應對機櫃密度高達 40 kW 的需求,也已瀕臨極限。根據 2021 年 ASHRAE (美國供暖、製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 的指導方針,為滿足 50 kW 以上的高密度機櫃散熱,所要求的氣流溫度已達到難以永續維持的低點。這意味著,液體冷卻不再是選項,而是高密度資料中心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
液體冷卻,永續首選!
低密度機架採用液體冷卻解決方案,無需壓縮機,可重新規劃白空間(white space),大幅降低碳排和營運成本。對於高密度機架來說,更是非液體冷卻莫屬!
白空間
液體冷卻涵蓋多種技術:直接晶片、正壓、精密液體冷卻和浸沒式冷卻。我們對每個專案都持開放態度,致力於開發適用於所有液體冷卻技術的散熱基礎設施。
攜手 Motivair,液冷佈局再進化
透過收購 Motivair 的控股權,我們顯著強化了在液冷解決方案領域的產品與服務能力。
合作夥伴計畫
瞭解我們的 EcoXpert 合作夥伴計畫
我們透過遍布全球、經嚴格訓練與認證的合作夥伴網絡,促進協同合作與技術創新。我們攜手為我們的共同客戶提供更智慧、更高效、更永續的解決方案。
AI 顛覆:資料中心的深遠影響
您需要瞭解密度對 AI 資料中心設計和管理的影響。
1.什麼是資料中心液體冷卻?
液體冷卻 (liquid cooling) 是一種高效率的 資料中心散熱 (data center cooling) 方法,它利用水或介電液等液體來移除伺服器和 IT 設備產生的熱量。相較於氣冷(air cooling),液冷提供卓越的散熱性能,不僅能實現 高密度運算 ,還能節省能源。它是現代 液體冷卻解決方案的核心組成部分 ,適用於新建和既有的資料中心。
2. 液冷技術的重要性及其對資料中心的效益為何?
液體冷卻對於管理 AI 工作負載 和 高密度伺服器所產生的大量熱能至關重要。它能帶來以下效益:
· 更高的能源效率 及更低的冷卻成本
· 支援高效能運算 ,且不會發生熱節流限制
· 由於伺服器配置更密集,能縮小機房的實體佔用空間
· 透過降低功耗,提升永續性
3. 資料中心液體冷卻的主要技術是什麼?
資料中心液冷 主要有兩種技術:
· 直達晶片冷卻 (Direct-to-chip cooling): 此方法也稱為 直接液體冷卻 (direct liquid cooling, DLC)。它透過冷板 (cold plates),讓冷卻液直接循環流經 CPU 和 GPU 等發熱元件。這種方式能提供精準的熱控制,非常適合高效能運算和 AI 工作負載 (AI workloads),無論是應用於既有或新建的資料中心都適用。
· 浸沒式冷卻(Immersion Cooling): 此技術將整個伺服器浸沒在介電液中,實現均勻的熱量散發,並將對氣流的依賴降到最低。
施耐德電機的 端到端產品組合 同時支援這兩種技術,確保現代資料中心在彈性、效率和可擴展性方面都能獲得最佳表現。
4. 我的氣冷式資料中心可以改造液冷系統嗎?
液冷改造 (Liquid cooling retrofit) 是將既有氣冷式資料中心現代化的一種實用方式。透過整合 背板冷卻器(Rear-door Heat Exchanger)、 冷卻液分配單元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s, CDUs),以及 混合式冷卻 (hybrid cooling) 系統等各種技術,營運商可以在不需全面更新基礎設施的情況下,提升散熱性能。改造不僅能支援 高密度工作負載 ,同時也能提升能源效率和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