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品牌

Impact-Company-Logo-English Black-01-177x54

歡迎造訪施耐德電機全球網站

歡迎訪問我們的網站

未來建築從這裡開始

產業正在進化,但現今的全球需求將會把轉型推上高峰。為求事業長青甚至蓬勃發展,身為開發商、業主和營運商的您,需要借助更加永續、彈性、高效率、以人為中心的建築,掌握全數位、全電力世界的力量。

智慧建築技術的更新,將如何塑造未來建築?瞭解 Verdantix、獨立研究和諮詢公司的最新報告。

下載報告

約40%

全球二氧化碳2排放來自樓宇

>350

2019年世界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

>30%

浪費在樓宇中

約90%

我們的時間都花在室內

打造淨零碳排放

樓宇消耗的能源約佔全球 30%,每年 CO2 排放量約佔 40%。要實現永續發展,新舊樓宇皆需進行改造。為了在 2050 年前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C,正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所指定的那樣,必須盡一切努力使樓宇脫碳。

施耐德電機致力於此事業。IntenCity 是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全新零淨能源未來樓宇,它不僅展示了我們對永續的承諾,也是我們如何幫助您處理這一複雜而關鍵任務的範例。

探索我們的指南,以制定全面的計畫,交付和營運淨零樓宇。

下載我們永續發展電子指南

實現淨零樓宇的三個步驟

積極管理能源

從全球平台的能源與永續性部門取得即時整合資料。

查看永續行動

聯合治療公司 United Therapeutics

聯合治療公司 United Therapeutics 實施 EcoStruxureTM  解決方案,使總部成為美國最大的淨零能耗商業樓宇。

Aspiria

Aspiria 是一座 200 多英畝的創新混用園區,擁有世界一流的工作場所和公共空間,利用我們的 EcoStruxure 解決方案來實現其宏偉的永續發展目標。

Citycon

Citycon 是北歐國家城市中心的主要擁有者,它使用 EcoStruxure 解決方案來實現市場上最智慧、最環保的城市中心。

AECOM

AECOM 借助 EcoStruxure 未來樓宇解決方案,打造具有彈性、超高效率、以人為中心且永續發展的標誌性樓宇。

樓宇彈性

隨著自然和人為災難的增多,樓宇業主和運營商必須不斷適應新的危機時期的障礙,這些障礙往往會迅速改變業務優先順序、威脅員工人數以及降低運營預算。

為了確保具備可靠、彈性的電力管理,Nemours 兒童醫院等醫療院所樓宇採用了我們 EcoStruxure 解決方案。

我們在新白皮書中探索了數位電源的諸多優勢。

下載我們的白皮書

提升電力可靠性

透過諧波控制、電源及緩解解決方案,改善可靠性及網路穩定性。

為您的樓宇提供網路安全

保護關鍵任務基礎設施的電力、暖通空調和智慧樓宇控制系統。

從超高效建築中獲益

技術和物聯網 (IoT) 裝置的進步,使樓宇業主和營運商能夠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 (AI),透過解決空間管理、營運效率和用戶體驗問題,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生產力。

為了確保不間斷的高效率營運,提供賓客賓至如歸的舒適性,杜拜希爾頓花園酒店等旅館業樓宇亦採用了 EcoStruxure 解決方案。

創造更佳體驗

透過客製化、易於瀏覽、以應用程式為基礎的環境,改善使用者體驗。

高效管理資產

提前識別設備問題,通過自動化故障檢測和診斷最大限度減少中斷。

接入電網

結合能源採購、效率與負載平衡,將樓宇能源轉化為資產。

以人為中心的樓宇可提升福祉

據估計,我們待在室內時間將近 90%。室內環境對我們健康和福祉有著巨大影響。以人為中心的樓宇能夠適應並優化樓內人員時間品質,為其提供健康、安全且溫馨的居住、工作和娛樂環境。

例如,JLL 新加坡 APAC 總部大樓就採用了 EcoStruxure 解決方案,打造溫馨又高生產力的工作區。

想要打造更健康的樓宇?閱讀我們指南以瞭解詳情。

下載我們的電子指南

改善使用者舒適度及體驗

為租戶提供一套龐大的服務,讓租戶能夠為住戶創造具吸引力的客製化環境。

打造更健康的建築

透過監控溫度、濕度、CO2、噪音、光線及VOC水準,提升使用者福祉並提高生產力。

深入瞭解我們對未來樓宇的最新見解

建築樓宇脫碳的先進能源管理

瞭解樓宇管理和分布式能源資源在樓宇脫碳路線圖中的作用。

施耐德電機引領能源民主化

這份 Verdantix 報告將施耐德電機的微電網控制與管理產品和服務置於排行榜首位。

克服採用微電網的障礙

瞭解能源管理系統和「能源即服務」對未來淨零樓宇至關重要的原因。

電力數位化的未來

瞭解電力 4.0 的價值—樓宇數位化與電氣化的融合,創造永續樓宇。

CNBC 系列:邁向永續未來的綠色藍圖

觀看有關永續建築和綠色藍圖的最新趨勢影片,以實現淨零碳排放(Net-Zero Car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