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經濟結構時,大多數國家採取資本主義或混合商業模式。為了治理國家,政府需要大量的收入,這些收入主要由各行各業產生。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許多有助於減少一系列氣候影響,如:砍伐森林、全球暖化、水污染等的商業行為。
在說明綠色、永續作為的定義和優勢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商業永續的基本原理。簡而言之,企業或商業永續性是對社會、環境和財務需求的協調與管理,以確保企業在道德和責任層面的成功。
永續商業模式的諸多好處:
- 減少所有業務流程中的浪費
- 創造競爭優勢和改善品牌形象
- 提高招聘率和留住員工
- 利用永續的作為促成創新
- 增加生產力以減少整體成本
自從流行疾病於全球爆發以來,我們看見人類生活的不可預測性。它使人們對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綠色實踐等主題的看法有了轉變。早些時候,這些術語更像是理論,意即它們只在國際峰會、會議和研討會上討論。
如今在數位化時代,有賴社群媒體的曝光,各行各業的人們更加關心地球的健康。企業主正在加緊努力,透過實行各種永續作為,如節約用水、化學品管理、擬定回收計劃、制定獨特的永續策略等,承擔起對環境的責任。
Adobe、Panasonic、IKEA、聯合利華和淨七代等著名品牌,皆已實施有影響力的永續作為,並在不同產業的商業模式中樹立標竿。現在,我們將為您的企業帶來5個永續發展的做法,這些做法不僅能確保一個更綠色、更光明的未來,還能維持您在市場上的優勢。
5個永續發展的做法
有所意識並主動參與
儘管大多數人都熟悉永續發展、能源效率和氣候變遷等術語,但更重要的是以每個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解釋它們。一旦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努力實踐什麽,他們將能夠更好地制定策略,邁向更好的結果。
此外,從高階經理到基層人員,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地參與和推動所有計畫中的永續行動以帶來改變。當高階管理層對專案表現出熱情時,便自然而然地鼓勵員工把他們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進而實現所有立定的目標和指標。
解鎖太陽能的力量
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可能是我們社會中最廣泛採用的永續作為之一。天然氣、煤炭、核能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為它們導致了大量的碳和溫室氣體排放。
相較之下,像水力發電系統、太陽能板和風車這樣的設備正在為凈零碳排的未來鋪路。它們最初可能看起來是一項昂貴的投資,但最終將帶來巨額回報,並彌補所有成本。
導入「碳中和諮詢」服務
無論企業規模大小,一般都分為幾個部門,如:財務、行政、行銷、人力資源等。因此,在所有公司業務中,永續行動的實施和執行往往被置於次要地位。
與碳中和諮詢公司合作,將幫助你了解你的企業的碳足跡,並擬定正確、企業適用的永續發展策略。此外,他們還將計劃和實施一個有效的碳補償(Carbon Offset)計劃,幫助你獲得碳中和認證。
採納自動化
經營企業需要一眾精實的人力。由於企業為階層式架構,每個企業主都試圖讓勤奮和努力的員工入職,他們能使用最少的資源,並產生最佳的結果。
然而,自動化和數位化的引入大幅改變企業的日常運作方式。物聯網(IoT)等數位化和自動化服務,是企業值得投資的、明智的永續發展作為之一。它們可以隨時加速企業的生產力,減少浪費,並在減少水電費的同時節約能源。
擬定一個回收計劃
大多數企業試圖回收塑膠和紙張,而它們可以更進一步地持續回收金屬和玻璃。這樣的永續行動可以透過與不同的廢棄物管理公司合作來達成和改善,這些公司會在將廢棄物運送到他們的設施之前,對回收物進行稱重。這將使企業和組織更容易地報告和追蹤他們從垃圾掩埋場轉送至廢棄物管理公司的廢棄物總量。
與施耐德電機一同提升永續作為的影響力
常見問題
• 什麼是永續未來?
永續未來(Sustainable Future)指的是一種兼顧 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 的狀態,確保當代需求獲得滿足的同時,不會危害後代子孫的生存與發展能力。
永續未來主要支柱 ESG 包括:
• 環境:減碳、節能、護水、護林、生物多樣性正向發展(nature-positive)。
• 社會:健康與安全(H&S)、人權與供應鏈勞動、在地共融、教育與人才培育。
• 治理:董事會監督、風險控管、誠信與反貪腐、資訊揭露(ESG/氣候揭露)。
• 永續實踐是什麼?有哪些例子?
永續實踐(英文:Sustainable Practices)是為了平衡經濟需求、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所採取的行動。常見的實踐方式包括:
• 環境面(E):
• 制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導入再生能源(PPA/自建/綠證)、建立能源管理系統(如 ISO 50001)、用電最佳化(EMS、BAS、變頻、需求面管理)。
• 資源循環:從「3R」升級到「5R/7R」(Refuse, Rethink, Redesign…);建立可回收與再製流程、以循環採購取代一次性耗材。
• 水與生態:高用水據點導入節水與回收(ISO 46001),敏感區域推動生物多樣性淨增益(BNG)。
• 社會面(S):
• 安全與健康:降低 TRIR/LTIFR、建立零事故文化。
• 公平與包容:同工同酬、友善職場、在地供應商扶植。
• 社區共創:在地教育、技能培育、能源韌性合作。
• 治理(G):
• 董事會層級責任:設定永續 KPI 與高管獎酬綁定。
• 揭露與稽核:依 GRI/ISSB(IFRS S2 氣候揭露),導入第三方保證;建立內部碳價與氣候情境分析(轉型/實體風險)。
• 永續發展該怎麼做?
實現永續發展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
• 技術創新:利用數位化、智慧電網、低碳技術減少資源浪費。
• 政策與法規:政府制定並推動節能減碳政策。
• 教育與意識提升:強化環保意識,鼓勵永續消費與生活習慣。
• 國際合作: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遷與資源分配挑戰。
• 如何提升永續?
提升永續的核心在於 降低環境衝擊、強化資源效率並促進社會公平。企業與個人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實現:使用再生能源、導入碳中和計畫。在供應鏈中落實 ESG 管理。推動循環經濟與減廢措施。投資永續創新與綠色技術。加強社會參與與社區責任。
相關連結
想深入瞭解文中提及的產品嗎?
掌握產業趨勢,引領未來科技
施耐德電機專業洞察,您的產業知識寶庫。我們提供最新的產品資訊和最佳解決方案範例,助您在快速變動的科技世界中保持競爭優勢。想看更多精湛的文章?立即探索,一同打造永續未來。